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温州医学院健康与环境生态研究所,浙江温州325035 [2]温州医学院生化教研室,浙江温州325035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1645);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D3080388)
年 份:2012
卷 号:55
期 号:9
起止页码:1093-110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BIOSISPREVIEWS、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蛾类昆虫性信息素受体首先从烟芽夜蛾Heliothis virescens和家蚕Bombyx mori中鉴定出来,到目前为止已经克隆得到了19种蛾类昆虫的几十种性信息素受体基因,并且这些基因在系统发育树中聚成一个亚群。性信息素受体从蛾类蛹期开始表达,主要表达在雄性触角的毛形感器中,少部分受体在雌性触角、雄性触角其他感器以及身体其他部位中也有表达。大部分蛾类性信息素受体的配体并不是单一的,而是能够对多种性信息素组分有反应,部分性信息素受体还能够识别性信息素以外的其他物质,还有一部分性信息素受体的识别配体目前尚不清楚。另外发现在雌性蛾类触角中也存在一些嗅觉受体能够识别雄性分泌的性信息素。在蛾类性信息素受体与性信息素识别的过程中,性信息素结合蛋白不仅能够特异性地运送配体到嗅觉神经元树状突上,还能够提高性信息素与性信息素受体之间的结合效率。另外,OrCo类受体与性信息素受体共表达在嗅觉神经元中,在蛾类性信息素受体与配体的识别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是蛾类信息素对神经元刺激的终止并非由性信息素受体控制,而是由细胞中的气味降解酶等其他因子调控。蛾类性信息素受体研究中还有很多疑问需要解答,其过程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复杂。
关 键 词:鳞翅目 蛾类 性信息素受体 性信息素 性信息素结合蛋白 分子识别
分 类 号:Q96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