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珠江水域微生物的分布特征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microbial indicators in Pearl Rive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谌志强[1] 王新为[1] 金敏[1] 陈照立[1] 邱志刚[1] 王景峰[1] 张斌[1] 李昀桥[2] 尹静[1] 杨忠委[1] 李君文[1]

机构地区:[1]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天津市环境与食品安全风险监控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50 [2]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出  处:《环境与健康杂志》

基  金: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09036)

年  份:2012

卷  号:29

期  号:10

起止页码:913-91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_E2011_2012、IC、JST、PROQUE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了解珠江水域指示菌和常见致病菌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相关性。方法分别于2010年7月(丰水期)和2011年3月(枯水期)采集珠江水域上游、中游和下游5个断面的岸边和中心共20个水样,分别对水样中5种卫生指示菌(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和4种常见致病菌(沙门菌、志贺菌、弧菌和大肠杆菌O157∶H7)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珠江水域中除菌落总数和肠球菌外,各项指示微生物指标均呈现下游>中游>上游的规律。水体上、中和下游总大肠菌群(4.20×103~9.49×104cfu/ml)、粪大肠菌群(1.84×103~3.09×104cfu/ml)和大肠埃希菌(6.45×102~1.30×104cfu/ml)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珠江岸边指示菌和致病菌均高于中心,丰水期的指示菌和致病菌均不低于枯水期,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菌落总数外,总大肠菌(P<0.05)、粪大肠菌群(P<0.01)、大肠埃希菌(P<0.01)和肠球菌(P<0.01)均与致病菌总数呈正相关。结论珠江水域从上游至下游其微生物污染逐渐加重,指示菌与致病菌呈一定的相关性。

关 键 词:水  环境微生物 珠江  指示菌 肠道致病菌

分 类 号:R123.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