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武汉市二妃山植物群落分析及优化对策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on the Plant Community in Erfei Mountain in Wuhan Ci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戴月[1] 吴瑞云[2] 崔妮[1]

机构地区:[1]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2]中南民族大学国家民委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

出  处:《安徽农业科学》

基  金:湖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项目(T201225);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二级科研创新团队计划项目(2012K203)及抗癌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中青年创新团队计划项目;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应用化学重点学科(生物方向)建设项目

年  份:2012

卷  号:40

期  号:31

起止页码:15303-1530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JST、RCCSE、普通刊

摘  要:采用典型样地法和群落多样性指数模型法调查和分析了二妃山的植物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样地中共有植物88科243属329种,以灌木和草本物种的多样性较高,乔木物种尤其是常绿乔木的多样性偏低。山体植被主要分为4个植被型组、7个植被型、18个群系、21个群丛,包括零散分布在下坡的落叶阔叶林,较大面积分布于中上坡的常绿针叶林,以及大面积连通或点缀其间的灌丛和灌草丛。山上缺乏自然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等植被。由于垃圾填埋、挖方、修路等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植物群落的结构和物种组成都较简单,具有"乔-灌-草"3层结构的复层林甚少,物种多样性水平总体不高。不同植被类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H'、D和均匀度指数Jsw表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灌丛>常绿阔叶灌丛>草丛群落。群落内各层的物种多样性表现为:常绿针叶林(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落叶阔叶林(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皆以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水平最低。为提升二妃山作为城市生态绿楔的价值,促进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提出了保护和优化其现状植被的建议。

关 键 词:二妃山  植物群落 优化对策  

分 类 号:S718.54[林学类] Q948.1[植物生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