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古代昼夜漏刻长度的计算法    

RESEARCH OF LOU-KE CALCULATION IN ANCIENT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美东[1] 李东生[2]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2]北京天文馆

出  处:《自然科学史研究》

年  份:1990

卷  号:9

期  号:1

起止页码:47-6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CD、CSCD2011_2012、JST、MR、NSSD、PUBMED、RWSKHX、ZMATH、普通刊

摘  要:对中国古代二十一种历法的研究表明:关于每日昼、夜漏刻长度的计算,曾先后出现过表格计算法、公式计算法以及公式与表格联合计算法,它们的首创者分别是刘洪和蔡邕(174年)、边冈(893年)及赵知微(1180年)。本文对这三种计算法的发生、发展均作了详细的论证,对有关漏刻表中约70处讹误进行了校正,复原了10余种具体的计算公式,并对它们的精度作了分析:前二种计算法的误差均在3.8分钟至7.9分钟之间;后一种计算法的误差则在0.7分钟至3.8分钟之间,其中0.7分钟是郭守敬等人的授时历(1281年)计算法的误差,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关于每日昼、夜漏刻长度计算达到的最高精度水平。

关 键 词:昼夜漏刻长度  计算法 中国  历法

分 类 号:P193[天文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