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馨欣[1,2] 董武松[1,2] 杨俊[1,2]

机构地区:[1]三峡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 [2]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心内科,湖北宜昌443000

出  处:《海南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170133);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编号:2011CDB179)

年  份:2012

卷  号:23

期  号:18

起止页码:116-11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前阿司匹林联合第一代P2Y12拮抗剂(氯吡格雷或普拉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已经取得良好成效,但由于这些疗法只作用于单一的血小板活化通路,而忽略了其他途径如经凝血酶刺激而活化的血小板蛋白酶激活受体-1(PAR-1)途径,使得局部缺血仍然存在;同时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抑制了血栓素A2和二磷酸腺苷(止血途径所必需的两种物质)从而增大出血风险。第二代P2Y12抑制剂替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能显著改善缺血,降低总死亡率。而新的P2Y12拮抗剂依诺格雷,因其能与P2Y12受体可逆性结合而安全性更高。PAR-1抑制剂则是近来新发现的有效抗血小板治疗药物,它可以改善局部缺血且同时不增加出血并发症。

关 键 词:动脉粥样硬化 抗血小板 缺血 出血

分 类 号:R543.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