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理性的魔咒——《止于春分过后的》的须永形象试论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白雪[1]

机构地区:[1]城西国际大学

出  处:《文学界(理论版)》

年  份:2012

期  号:8

起止页码:170-17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

摘  要:日本文学巨匠夏目漱石的作品有"前期三部曲"和"后期三部曲"之说,《止于清明过后》则是其"后期三部曲"的第一部,是夏目漱石文学创作生涯的一大转折点。首先,《止于清明过后》是写于经历修善寺大患的生死考验之后的第一部作品,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本人的人生观和生死观;其次,在创作手法上,首次尝试使用了将诸多短篇连缀成一部长篇小说的创作手法,在创作态度上,实现了由作者本位到读者本位的转变;再次,在创作内容上,实现了由前期对社会的批评到后期探寻人性内部的转变。《止于清明过后》这部作品在内容的整合性上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夏目漱石通过敬太郎的目光,以须永和千代子的恋爱问题为主线,刻画了一个自我意识过剩、对理性产生怀疑并为之苦恼的须永这一人物形象,而且将自己的不幸人生以及处世态度融入其中。因此对须永这个典型人物形象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对理解该作品乃至夏目漱石的其他作品,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对他关系的角度,论述了受理性束缚、痛苦烦闷的须永形象。通过分析血统中与母亲潜在的竞争、与千代子理性的爱,以及与同属"高等游民"的松本、敬太郎的比较,探明了须永的生命本质在于对理性的怀疑。须永在理性的魔咒下,迷失在血统的迷宫中,对他人失去了信任,进而对自己也产生了怀疑,沦为理性的俘虏,陷入痛苦、烦闷的人生深渊。

关 键 词:须永  理性  对他关系  高等游民  

分 类 号:I10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