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鄂尔多斯盆地准连续型致密砂岩大气田成藏模式  ( EI收录)  

Q uasi-continuous accumulation model of large tight sandstone gas field in Ordos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靖舟[1] 付金华[2] 姚泾利[2] 刘新社[2] 王宏娥[2] 曹青[1] 王晓梅[1] 马艳萍[1] 凡元芳[1]

机构地区:[1]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65 [2]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陕西西安710021

出  处:《石油学报》

基  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国大型气田形成条件;富集规律及目标评价"(2011ZX05007-004)资助

年  份:2012

卷  号:33

期  号:A01

起止页码:37-5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收录号:20124215572468)、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A、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鄂尔多斯盆地大气田主要赋存于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中,且广泛分布于上古生界中下组合特别是二叠系山西组与下石盒子组。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大气田既非典型的不连续型常规气藏,又非典型的连续型非常规气藏,而是介于常规与非常规或不连续型与连续型之间的一种过渡类型,称之为准连续型天然气聚集。其主要特点是:天然气大面积准连续分布,无明确气藏边界;圈闭介于常规圈闭与无圈闭之间,主要由非常规岩性圈闭和动力圈闭组成;气水分布复杂,无明显边、底水;天然气运移为非浮力驱动,近距离成藏。这种大气田的形成与分布主要受烃源岩和储层等因素控制,其中优质烃源岩的大面积分布是控制致密砂岩大气田形成和分布最重要的因素。由于为近距离运移成藏,加之致密储层本身同时可起到一定封盖作用,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大气田形成的生气强度下限可以低至10×108 m3/km2左右。准连续型致密砂岩天然气成藏模式的提出,预示着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资源丰富,勘探潜力较大。但另一方面,准连续型成藏模式的确认,也意味着传统的常规油气地质学的研究思路及勘探理念在鄂尔多斯盆地并不完全适用。

关 键 词:鄂尔多斯盆地 上古生界 大气田 致密气  准连续型聚集  

分 类 号:TE112.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