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低温胁迫对七带石斑鱼幼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Influence of low-temperature stress on serum biochemical parameters in juvenile Epinephelus septemfasciatu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超[1] 施兆鸿[2] 薛宝贵[1,3] 王鲁[1] 李炎璐[1,3] 吴雷明[1,3] 曲江波[4] 马爱军[1]

机构地区:[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200090 [3]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201306 [4]烟台开发区天源水产有限公司,山东烟台264003

出  处:《水产学报》

基  金: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012DFA30360);国家"八六三"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10A414)

年  份:2012

卷  号:36

期  号:8

起止页码:1249-125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研究了体质量为(300±20)g的七带石斑鱼幼鱼从12.4℃海水直接转入到8.0℃的海水中,低温胁迫不同持续时间(0、1、2、5、10 d)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导致AKP活性呈不规则变动,2 d时其活性显著高于同期对照。GGT活性先升后降,2 d时酶活性最高,10 d酶活性最低。GOT和GPT活性随低温胁迫时间延长呈增加态势,10 d时与同期对照组之间活性差异显著。LDH活性在胁迫前及实验时期差异均不显著。TP含量随低温胁迫时间延长而下降。GLU胁迫前期变化未达显著性差异,但10 d时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显著。TG含量先降后升,胁迫前与实验结束时所测得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CREA含量的变化趋势与TP相似,也随胁迫时间而降低,10 d时只有胁迫前(48.57 34.96)mmol/L含量的22%。低温胁迫对血清离子浓度变化未产生大的影响,实验前、至低温胁迫10 d的测试结果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的水平。研究认为,实验幼鱼能适应跳跃式降温胁迫;低温胁迫对七带石斑鱼幼鱼的胁迫有累积效应。在实际生产越冬期间8.0℃低温时间不宜超过10 d。

关 键 词:七带石斑鱼 低温胁迫 代谢酶 生化指标 血清离子  

分 类 号:Q592.1] S917.4[水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