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美洲鲥的人工繁殖及胚胎发育的研究    

Artificial propagation and embryonic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Shad,Alosa sapidissim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徐钢春[1,2] 张呈祥[3,2] 郑金良[2] 顾若波[1,2]

机构地区:[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淡水渔业和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081 [2]长江珍稀鱼类保护研究中心,江苏江阴214431 [3]江阴市水产指导站,江苏江阴214431

出  处:《海洋科学》

基  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26B05);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资助项目(2009JBFA01)

年  份:2012

卷  号:36

期  号:7

起止页码:89-9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JST、PROQUEST、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2007~2009年,利用深井水及设有钢架保温大棚的土池成功进行了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的亲鱼培育与人工繁殖的研究,同时观察了美洲鲥的胚胎发育过程。结果表明:2龄美洲鲥在池塘中经专池培育并采用激素+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投喂、水流刺激等培育措施使雌雄鱼的性腺成熟率达60%~80%。性腺成熟的亲鱼经生态调控促使产卵或人工催产繁殖,生态调控促使产卵中水温保持在16~23℃,池水始终保持流动状态,50对美洲鲥亲鱼自4月中下旬至5月底陆续产卵,共收集鱼卵9.0万粒,平均受精率10%,孵化率70%~80%;人工催产试验中,采用LHRH-A2+鱼类催产助剂、LHRH-A2+HCG+DOM+鱼类催产助剂和LHRH-A2+HCG+鱼类催产助剂3种催产剂配伍,背鳍基部两针注射法,催产率20%~100%,获卵10.57万粒,受精率0~21.5%,孵化率0~70%。美洲鲥受精卵呈卵圆形,卵膜径为(4.03±0.25)mm,根据胚胎的外形与内部主要特征,胚胎发育分为7个生理阶段30个具体发育时期,在水温(20±1)℃下,历时约71 h40 min完成整个胚胎发育过程。

关 键 词: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  人工繁殖 胚胎发育

分 类 号:S96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