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内隐理论与群体关系    

Implicit Theories and Group Rel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高承海[1,2] 侯玲[2] 吕超[2] 万明钢[2]

机构地区:[1]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系,成县742500 [2]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兰州730070

出  处:《心理科学进展》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督教信仰在西北农村青少年中传播状况研究"(批准号2009JJD880013)

年  份:2012

卷  号:20

期  号:8

起止页码:1180-118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CD、CSCD2011_2012、CSSCI、CSSCI2012_2013、JST、NSSD、PUBME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内隐理论是外行人对社会世界中人与事的朴素解释。人们对社会分类(种族、宗教、性别、职业等)属性的理解,影响着个体对群体信息的加工、判断和反应,能显著地预测群体过程(如刻板印象、偏见、歧视等),并调节着社会认同的心理效应,这弥补了社会认同过程中对个体差异的考虑,对社会认同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实证研究表明:在改善和促进群体关系的实践中,可以将外行人的内隐理论作为一个中介,以此减少刻板印象和偏见,培育良好的群体关系。未来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整合内隐理论的概念,采取一些纵向的研究为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

关 键 词:内隐理论 刻板印象 偏见 社会认同 群体关系  

分 类 号:B849] C91[心理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