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乡村绅士化的时空演变特征  ( EI收录)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of Rural Gentrification amidst Rapid Urbanization: A Case Study of Xiaozhou Village,Guangzhou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何深静[1] 钱俊希[2] 徐雨璇[1] 刘斌[3]

机构地区:[1]中1II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广州510275 [2]英国爱丁堡大学人文地理系,苏格兰爱丁堡EH89XP [3]国家海洋局南海海洋工程勘察与环境研究院,广州510300

出  处:《地理学报》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15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01061;41130747;4117114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370003162001);中山大学985工程资助~~

年  份:2012

卷  号:67

期  号:8

起止页码:1044-105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乡村绅士化是指移民从城市迁入乡村地区,通过对一定的经济资本的利用,来达到对乡村的自然环境与独特的生活方式及文化氛围的体验与消费的过程。乡村绅士化过程造成了乡村地区人口结构的重构以及物质景观的变迁。本文选取广州小洲村作为研究案例,对乡村绅士化的时空特征及其演变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小洲村乡村绅士化过程分为艺术先锋绅士化及学生化两个阶段。由于空间需求、付租能力、群体数量等方面的差异,两类绅士化过程对当地的物质环境、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但两者的发展紧密相连,在时间和空间上经历了延续、重叠、更替等阶段。乡村绅士化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乡村社区经济发展的困境,也没有造成对本地居民的置换。但是随着社区住房成本的上涨,先期迁入的艺术家群体正在被付租能力更强的学生群体逐渐替换。值得注意的是,本地村民通过积极的寻租行为成为乡村绅士化的重要推动者,而非被置换者。研究发现,乡村绅士化现象的中西方差异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经济和物质层面的影响、与城市化的关系、人口置换的后果、绅士化的推动者。这些差异主要与乡村绅士化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机制和特殊的土地政策等密切相关。这一研究对于探讨转型期中国乡村绅士化现象的特征与机制以及乡村社区发展的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 键 词:乡村绅士化  时空演变  先锋艺术家  艺术学生  后农业时代  寻租行为

分 类 号:F299.2] D422.6[政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