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澜沧江囊谦段夏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初步研究    

Study on Community Structure of Phytoplankton in Nangqian of Lantsang River in Summer and Autum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燕琴[1] 申志新[1] 刘玉婷[1] 李柯懋[1]

机构地区:[1]青海省渔业环境监测站青海省高原水生生物及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青海西宁810012

出  处:《水生态学杂志》

基  金:青海省渔业生态环境监测

年  份:2012

卷  号:33

期  号:3

起止页码:60-6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ZGKJHX、核心刊

摘  要:2011年夏季(6月)和秋季(9月)对澜沧江囊谦段的浮游植物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澜沧江囊谦段浮游植物共计4门、57种(属);其中,硅藻门种类最多,为33种(属),占总种类数的57.9%;其次是绿藻门,为13种(属),占22.8%,蓝藻门10种(属),占17.5%,甲藻门仅检到1种,占1.8%。夏秋两季澜沧江囊谦段均以喜低温的硅藻为主,绿藻、蓝藻种类秋季多于夏季,甲藻仅在夏季出现。浮游植物优势种以硅藻为主,占75.0%,种类有尖针杆藻(Synedra acus)、普通等片藻(Diatoma vulgare)、舟形藻(Navicula sp.)、桥弯藻(Cymbella sp.)、曲壳藻(Achnanthes sp.)、异极藻(Gomphonem sp.)、颤藻(Oscillatoria sp.)和席藻(Phormidium sp.)。浮游植物数量为13.26×104~375.59×104个/L,平均数量99.36×104个/L;生物量为0.0445~1.9972mg/L,平均0.4915mg/L。浮游植物数量和生物量均以硅藻最高,分别占总数量的61.2%和总生物量的71.3%。分析显示,各采样点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较高,均值分别为2.24、0.48;表明该河段浮游植物群落比较稳定,种类分布较为均匀,体现了贫营养型河流的特征,水域环境良好。

关 键 词:澜沧江囊谦段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分 类 号:Q178.5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