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西藏甲玛-卡军果推-滑覆构造系特征  ( EI收录)  

Features of Jiama(Gyama)-Kajunguo Thrust-gliding Nappe Tectonic System in Tibe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钟康惠[1,2] 李磊[3] 周慧文[4] 白景国[5] 李伟[6] 钟婉婷[1] 张勇强[1] 蔺吉庆[1] 郑凡石[1] 黄小雨[1] 陆彪[1] 雷波[1]

机构地区:[1]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2]国土资源部构造与成矿成藏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 [3]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4]海南省地质调查院,海南海口570206 [5]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院,四川成都610051 [6]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安徽合肥230001

出  处:《地球学报》

基  金:国家973项目(编号:2011CB403103);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221073;1212011086057);"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06BAB01A04-4;2006BAB01-05~06)联合资助

年  份:2012

卷  号:33

期  号:4

起止页码:411-42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通过矿区填图和路线调查,结合室内研究,指出:①甲玛-卡军果推-滑覆构造系由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引发,具有递进变形、自盆地中心向边部推覆、新盖老等特点,强变形于50Ma±。②推覆体下盘为叶巴组构造岩系;推覆体由上侏罗统和下白垩统碳酸盐-碎屑沉积岩系构成,主体为轴面北倾的复式褶皱,自南而北分为前部带、中部带和后部带。滑覆构造系推覆形成的复背斜轴部高位岩块失稳向北滑覆形成,自南而北分为后部带、中部带和前部带。③导致矿区蚀变的主要岩浆活动发生于推覆强变形后的松弛期,上侵受近南北向基底断裂和推覆断裂联合控制,就位受控于前部带推-滑覆褶断系,其后发生多次构造-岩浆-成矿液叠加,造就甲玛铜多金属矿床。

关 键 词:西藏甲玛-卡军果推-滑覆构造系  构造特征  形成机制  形成时代  控岩控矿

分 类 号:P542.3] P511.4[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