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重庆南山老龙洞地下河流域岩溶地下水DIC和δ13CDIC及其流域碳汇变化特征    

Variations in DIC and δ^(13)C_(DIC) of the karst groundwater and in carbon sink of Laolongdong subterranean stream basin at Nanshan,Chongq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曹敏[1] 蒋勇军[1] 蒲俊兵[2] 张兴波[1] 邱述兰[1] 杨平恒[1] 汪智军[1] 李欢欢[1]

机构地区:[1]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岩溶环境与石漠化治理研究所,重庆400715 [2]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

出  处:《中国岩溶》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331、41072192、41103068);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087119);国土资源部公益性专项(201111022),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KDL 2011-01);重庆市科委院士基金项目(2010BC7004);重庆市国土与房管局科技项目

年  份:2012

卷  号:31

期  号:2

起止页码:145-15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_E2011_2012、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ROQUE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以重庆南山老龙洞岩溶地下河流域为例,通过分析地下河水DIC变化特征与来源,估算了流域岩溶碳汇通量,并探讨了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对岩溶碳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老龙洞地下河的水化学类型为Ca-HCO3-SO4型,显示其形成过程中受碳酸盐岩碳酸溶蚀和硫酸溶蚀共同控制。地下河水DIC浓度为3.1~6.3 mmol/L,其中夏季因受降雨稀释作用影响DIC较冬季的低;地下河水δ13CDIC值介于-3.8‰~-13.1‰之间,且夏季比冬季偏高约2‰。根据地下河水DIC浓度和流域径流量计算出流域岩溶净碳汇通量均值约为167.31×103mol/(km2.a)。降雨条件下,流域岩溶碳汇通量随流域径流量的迅速增加而增加。另外,流域碳酸盐岩溶蚀还受到人类活动产生的硫酸型酸雨影响,使得地下水δ13CDIC值相对偏高,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流域碳汇通量。

关 键 词:岩溶 DIC δ13CDIC  碳汇  地下河 重庆  

分 类 号:P64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