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赣江下游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学评价
Community structure of macrozoobentho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water quality in lower reaches of Ganjiang Rive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淮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资源植物生物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淮北235000 [2]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南昌330029
基 金: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08ZX07526-008)资助
年 份:2012
卷 号:24
期 号:4
起止页码:593-59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BIOSISPREVIEWS、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GEOREFPREVIEWDATABASE、JST、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2009年6月(丰水期)、11月(枯水期)和2010年4月(平水期)对赣江下游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研究,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3门15科25种.结果表明,赣江下游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生物密度最大值(145.9±81.8 ind./m2)出现在6月,最小值(89.6±15.9 ind./m2)出现在4月;生物量的变化则相反,最大值(90.1±25.4 g/m2),出现在4月,最小值(62.9±20.9 g/m2)出现在6月;干流的生物密度在6月、11月和4月均明显高于支流,而生物量在11月低于支流.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和Pielou均匀性指数(J)在6月、11月和4月的时间尺度上以及干流、支流的空间尺度上均出现明显的变化,在11月份,这3类指数均表现为最高,6月则均为最低;干流的H'和D在6月和4月均低于支流,而J在这3个时间段内则均是支流高于干流,表明支流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较干流更为多样、均匀和稳定.H'和D的结果表明赣江下游流域水质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干流的污染程度较支流更为严重.
关 键 词:赣江下游流域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水质生物学评价
分 类 号:Q958.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