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北运河下游不同土地利用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Loads from the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in the Downstream Areas of the Beiyunhe River Basin,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耿润哲[1] 王晓燕[1] 吴在兴[1] 欧春霞[2]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北京100048 [2]北京市密云县水土保持工作站,北京101500

出  处:《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基  金:国家重大水专项(2008ZX07209;2009ZX07212-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258)

年  份:2012

卷  号:31

期  号:7

起止页码:1412-142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IC、JST、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选取我国北方地区以圩区为主要形式的北运河下游农业灌溉区——天津武清区和北辰区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进行降雨径流污染物浓度监测,采用美国土壤通用流失方程(USLE)、降雨径流模型(SCS-CN)、综合径流系数法等,结合GIS技术,分别估算了透水地面和不透水地面的氮磷负荷量。结果表明,非点源污染总氮、总磷的年负荷量分别为2865.04t.a-1和101.22t.a-1,不透水地面所产生的TN、TP负荷量分别占研究区污染负荷总量的81%和67%,透水地面所产生的TN、TP负荷量分别占研究区污染负荷总量的19%和33%(且污染物形态以溶解态为主,分别达到了81%和74%)。对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总氮流失主要来源于村庄(贡献率为49%)、城镇(贡献率为17%)和耕地(贡献率为16%),而总磷主要来源于村庄(贡献率为31%)、耕地(贡献率为23%)和城镇(贡献率为19%)。从产污强度来看,城镇用地是最高的,是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10倍以上。

关 键 词:非点源污染 负荷估算  北运河下游灌溉区  透水地面 不透水地面  

分 类 号:X5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