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长江口崇明东滩潮沟地貌形态和演变    

Topography and evolution of the tidal trench in the eastern Chongming tidal flat,Changjiang River Estuar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建华[1] 杨世伦[1] 史本伟[1] 罗向欣[1] 付信坤[2]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 [2]山东省兖州市第一中学,山东济宁272100

出  处:《海洋学研究》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07101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0CB951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40721004);上海市科委资助项目(10dz1210505)

年  份:2012

卷  号:30

期  号:2

起止页码:43-5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A、CSA-PROQEUST、JST、PROQUE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利用1994、2000和2009年的崇明东滩TM和ETM遥感图像和GIS技术确定潮沟的平面形态、量算了潮沟的长度和密度;在野外,利用RTK-GPS进行了典型潮沟的地形测量以确定潮沟的发育高程、宽度、深度、宽深比以及断面面积的纵向变化,并利用GIS技术建立了该潮沟的三维地貌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崇明东滩的潮沟主要发育在潮间带上部的盐沼中,北部和中部以单一微弯型潮沟为主,南部以树枝状潮沟为主。(2)1994年潮沟总长度为30.9 km,密度为717 m/km^2;因1998年的盐沼中上部围垦,2000年潮沟总长度和密度分别减少为11.1 km和459 m/km^2;近10a,因盐沼向海淤涨扩大,至2009年,潮沟总长度和密度又分别增大到31.8 km和981 m/km^2;3个时期的潮沟兴衰演变反映了自然作用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3)与欧美典型潮间带潮沟侧向移动为主的演变特点不同,崇明东滩的潮沟以继承性的纵向延伸(随着盐沼的向海淤涨)为主。(4)从沟口溯源而上,潮沟的宽深比有明显的减小趋势(从大于340减小为小于18),潮沟的深度有先增大而后减小的趋势。本研究实例表明:与传统手段相比,3S技术是进行大空间尺度和长时间尺度潮间带湿地潮沟形态和演变定量研究的更有效方法。

关 键 词:潮沟  3S技术  崇明东滩  

分 类 号:P73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