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单核苷酸多态性以及基因-基因交互作用与体重异常的关系
Association of both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ene-gene interactions and the body mass index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医学部放射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教研室,215123 [2]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科 [3]苏州大学医学部放射生物学教研室 [4]江苏省常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科 [5]苏州市金阊区卫生监督所
基 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项目(WKJ2004-2-014)
年 份:2012
卷 号:33
期 号:7
起止页码:740-74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S、CSCD、CSCD2011_2012、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10个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以及多个SNP间交互作用与体重异常的关联。方法研究对象均来自于“江苏省多代谢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综合防治研究(PMMJS)”队列人群。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其中的820名研究对象的基线血标本进行PPARs的10个SNP(rs135539、rs4253778、rsl800206、rs2016520、rs9794、rsl0865710、rsl805192、rs709158、rs3856806、rs4684847)多态性分析,以随访时所测得的体重指数(BMI)确定体重异常。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10个SNP对体重异常发生的OR值和95%C1。采用GMDR模型检测10个SNP的基因一基因交互作用。结果820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0.05±9.41)岁,体重正常者513人,体重异常者307人。体重异常组rs2016520的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体重正常组(26%w.33%,P〈0.01),而体重异常组rsl0865710的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组(37%粥.31%,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野生型基因(TT)携带人群相比,rs2016520突变等位基因携带人群(TC+cc)发生体重异常的OR=0.63(95%CI:0.47~0.84),未发现其他SNP与体重异常的发生具有统计学相关性。GMDR模型结果显示,rs2016520和rs10865710的SNP间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010),交叉验证一致性为9/10,平均检验准确度为O.5746。rs2016520、rs9794和rs10865710的SNP间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010),交叉验证一致性为9110,平均检验准确度为0.5834,其中三阶模型为最佳模型。结论PPAR8的rs2016520基因多态性与较低BMI的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rs2016520、rs9794和rs10865710三个SNP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体重异常的发生风险存在显著影响。
关 键 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多态性 体重指数 交互作用
分 类 号:R58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