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灌水强度下中国沙棘苗木生长过程
Growing Process of Hippophae rhamnoides L.subsp.sinensis Seedling under Different Irrigation Intensiti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西南林业大学西南山地森林保育与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24 [2]云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云南昆明650224 [3]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 [4]江西省宜春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江西宜春336000 [5]陕西省定边县林业工作站,陕西定边718600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沙棘人工林衰退的干旱胁迫机制(31070551)"及"中国沙棘克隆生长调节机制(30371193)"
年 份:2012
卷 号:25
期 号:3
起止页码:317-32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BIOSISPREVIEWS、CAB、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为探讨水分条件对中国沙棘动态生长及生产力的影响,通过田间灌水试验模拟不同水分梯度下的中国沙棘生长情况,以其动态生长量数据为基础材料,基于多形曲线方法并以灌水强度代替此法中的地位指数,构建中国沙棘苗高(新梢)和地径的多形灌水强度年生长模型。结果表明:(1)不同灌水强度处理间,苗高和地径的Logistics模型3参数皆体现出一定程度差异,参数K和参数b存在极显著差异(Sig.≤0.01),参数a存在显著差异(0.01<Sig.≤0.05)。(2)根据生长模型5个生物学意义在灌水处理间的多重比较可知:灌水强度主导的参数差异性使苗高、地径生长模型具备了多形性。(3)在0 6倍灌水强度内,苗高、地径生长模型参数K符合二次曲线,参数a符合幂函数,参数b符合二次曲线,并据此回归结果构建了中国沙棘苗高和地径的多形灌水强度生长模型。(4)分析多形灌水强度模型的生产力可知:灌水量为天然降水量的4.83倍时苗高年生长量最大,而地径年生长量最大所需的灌水倍数略低于苗高,为天然降水量的4.53倍。
关 键 词:中国沙棘 灌水强度 多形曲线 Logistic生长模型 生产力
分 类 号:S723.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