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化学系,中国湖南长沙410013
年 份:2012
卷 号:16
期 号:3
起止页码:260-26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_E2011_2012、JST、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1967年北京《5.23抗疟计划》付诸实施,在全国多个研究单位协作下,组织植物化学与药理学等专业200多人,搜寻对抗耐氯喹恶性疟疾的新药.他们追索我国历代抗疟方剂,用约200种草药制成380多种抽提物,再筛查其对小鼠疟疾模型的疗效.最后确定,在60℃用乙醚萃取中药青蒿的黄花蒿所得第191号中性抽提物,对感染鼠疟和猴疟的小鼠与猴以及21例恶性疟、间日疟患者均能奏效.1972年11月,从该抽提物分离出相对分子质量0.282 kD的无色结晶,命名为青蒿素.它属于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继后青蒿素纯品的胶囊被用于临床数千例疟疾患者.2006年以来,为克服耐药性,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改用青蒿素的联合疗法(ACT),挽救了80个国家100多万人的生命.因在发现青蒿素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屠呦呦被授予2011年度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本文对青蒿素发现的争议,如何恰当评价其他科学家的贡献,以及开发植物界以外青蒿素新药源的近况,均作了简要报道.
关 键 词:黄花蒿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 疟疾 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
分 类 号:R53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