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温针灸配合坐位拔伸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随机对照研究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Warm Needling Moxibustion plus Sitting-position Pulling and Stretching Manipu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Vertebral Arteriopath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程少丹[1] 罗金寿[1] 陆念祖[1] 张天伟[1] 胡志俊[2] 卜家树[1] 李伟[1] 徐洪亮[1] 王慧芳[1] 黄骏[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陆氏伤科,上海200040 [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康复科,上海200032

出  处:《上海针灸杂志》

基  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11DZ1973700;11495804000);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市级医院适宜技术联合开发推广应用项目(SHDC12010218);上海市卫生局课题(2008YSZB008;2010Y124);上海市静安区卫生系统"十百千"人才建设工程资助项目(201006B010)

年  份:2012

卷  号:31

期  号:6

起止页码:410-41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观察颈夹脊穴温针灸配合坐位拔伸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疗效。方法将20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治疗组在颈夹脊穴和风池穴温针灸后,配合坐位拔伸手法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嗪胶囊。采用CSA症状评分标准和眩晕问卷调查表(DHI)在治疗前后进行记录,获得治疗前后眩晕、头痛、视物模糊、耳鸣、颈痛、旋颈试验等症状评分及DHI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眩晕、头痛、视物模糊、耳鸣、旋颈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后DHI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颈痛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但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眩晕、头痛、视物模糊、旋颈试验、颈痛评分及DHI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P<0.01)。结论颈夹脊穴温针灸配合坐位拔伸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显著。

关 键 词:颈椎病 眩晕  穴  夹脊 温针疗法 推拿  随机对照试验

分 类 号:R246.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