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公共基础部,北京102202 [2]河南科技学院数学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基 金:"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CB114300);国家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07B02);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11100110100)
年 份:2012
卷 号:24
期 号:11
起止页码:147-15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CD、CSCD_E2011_2012、MR、RCCSE、ZGKJHX、ZMATH、核心刊
摘 要:利用2010-2011连续两年河南科技学院小麦试验田所得的试验资料,对6个不同小麦品种的茎秆性状与单穗重进行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所考查的茎秆性状与单穗重的相关程度依次为:茎重>茎粗>株高>茎长>壁厚;茎重与单穗重(r_(5y)=0.8213^(**))和茎粗与茎重(r_(25)=0.7218^(**))、茎长与株高(r_(13)=0.9582^(**))的相关分别呈极显著,茎粗与单穗重(r_(2y)=0.5990~*)、茎重与株高(r_(13)=0.6550~*)均达显著水平.通径分析结果显示,考查的茎部性状对单穗重的直接效应(绝对值)依次为:茎重>株高>茎长>壁厚>茎粗.茎重的直接正效应(p_(x_5→x_5→y)=1.3986^(**))最大,茎长(p_(x_1→x_1→y)=0.6297~*)次之,壁厚(p_(x_3→x_3→y)=0.2323)居三,株高的直接负效应(p_(x_3→x_3→y)=-1.1617^(**))极显著;5个茎部性状的决策系数依次为:茎重(0.3414)>壁厚(-0.0030)>茎粗(-0.1959)>茎长(一0.2063)>株高(一1.9800).据此明确了茎重、壁厚为提高小麦单穗重的主选因素,株高是主控因素.在注重对基部节间短、粗、茎壁厚性状选择的同时,适当控制株高,是选育高产抗倒小麦品种的有效途径.
关 键 词:小麦茎秆 单穗重 决策系数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分 类 号:S51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