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石漠化干旱环境中石生藓类水分吸收特征及其结构适应性    

The saxicolous moss′s features of absorbing water and its structural adaptability in the heterogeneous environment with rock desertific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显强[1,2] 曾建军[3] 谌金吾[1] 罗正伟[1] 孙敏[1]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学院,重庆400715 [2]贵州警官职业学院,贵阳550005 [3]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吉安343009

出  处:《生态学报》

基  金: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开放基金项目(SKL-2010-03)

年  份:2012

卷  号:32

期  号:12

起止页码:3902-391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苔藓是荒漠植被演替过程中常见的先锋植物,同时也是极端恶劣环境的开拓者。比较石漠化地区常见的穗枝赤齿藓(Erythrodontium julaceum(Schwaegr.)Par.)、反叶扭口藓(Barbula fallax Hedw.)和真藓(Bryum argenteum Hedw.)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为石漠化环境的恢复和治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最大持水能力和保水率穗枝赤齿藓和反叶扭口藓均大于真藓。3种苔藓的吸水过程包括外吸水和内吸水,吸水动力学曲线均表现为S型饱和曲线,但吸水特征存在较大差异;穗枝赤齿藓和反叶扭口藓的饱和吸水量相差甚微,但远大于真藓,前两者约为后者的2.5倍;最大总、内、外吸水速度穗枝赤齿藓分别为真藓的3.41、2.52倍和3.02倍,反叶扭口藓分别是真藓的2.79、2.52倍和3.55倍。茎的解剖学结构显示真藓和反叶扭口藓有明显的中轴,属内导水型藓类,而穗枝赤齿藓无中轴,属外导水型;但严格的内导水型植物是不存在的,不少植物属于混合导水型,这与环境水分高低有关。因此,中轴的有无并不是导致吸水能力强弱的决定性因素,还与苔藓所处的环境状况、生长型、毛细管系统类型和茎叶结构密切相关。

关 键 词:石漠化 生境异质性 岩溶苔藓  吸水特征  形态结构  

分 类 号:Q948[植物生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