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闽楠幼树光合特性及生物量分配对光环境的响应    

The response of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s and biomass allocation of P.bournei young trees to different light regim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振兴[1,2] 朱锦懋[1,2] 王健[2,3] 汪滢[1,2] 卢钰茜[1,2] 郑群瑞[4]

机构地区:[1]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州350108 [2]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州350007 [3]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州350007 [4]福建省万木林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建瓯353105

出  处:《生态学报》

基  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0J01140);福建省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1R1037-6)

年  份:2012

卷  号:32

期  号:12

起止页码:3841-384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设置100%光环境(L100)、40%光环境(L40)、8%光环境(L8)3种光照梯度,分析万木林闽楠(Phoebe bournei)幼树的光合特性及生物量分配特征对不同光环境的响应。结果表明:(1)闽楠幼树在不同光环境下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表观量子效率(AQY),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d)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Pnmax,LSP,LCP,Rd随之降低,而AQY却呈现升高的趋势。(2)总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根生物量均表现为L100最大,根冠比、叶生物量比、茎生物量比及根生物量比在3种光环境下无显著差异。(3)闽楠幼树通过改变光合特性,生物量积累来适应光环境的变化,其中光照强度的降低限制了生物量的积累,但并未显著改变生物量地上地下分配比例。闽楠幼树在3种光环境下生物量分配比例并无显著的改变,生物量分配可塑性极低可能是闽楠零散分布的一个重要非人为干扰因素。(4)闽楠幼树所采取的生存策略以地上部分生长为主,光照强度降低时则采取保守策略进行缓慢的资源获取和消耗,全光照条件下采取快速的资源获取和消耗策略。未来造林时可以将闽楠与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混交来减少郁闭度,促进闽楠幼树的生长。

关 键 词:不同光环境 光合特性 生物量分配 闽楠

分 类 号:S792.9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