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青海省三江源地区退化草地蒸散特征
Characterizing the evapotranspiration of a degraded grassland in the Sanjiangyuan Region of Qinghai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西宁810008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3]青海省工程咨询中心,青海西宁810001 [4]青海师范大学数学系,青海西宁810001
基 金:国家973计划(2010CB833501-01-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30105;30770419;30970519);青海省科技项目(2011-Z-734)资助
年 份:2012
卷 号:21
期 号:3
起止页码:223-23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B、CSCD、CSCD2011_2012、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了解三江源地区退化草地的蒸散状况有助于认识该地区退化生态系统水循环,对该地区的生态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涡度相关法观测青海省玛沁县小嵩草退化草地(34.35°N;100.50°E,海拔3 963m)的水热通量,对该地区2006-2008年全年的蒸散情况进行了特征分析。研究表明,2006-2008年三江源退化草地的蒸散值分别为452.24,474.24,459.57mm,降水量分别为460.7,496.1,480.1mm,其中有75%以上的降水分布在生长季,全年水平上蒸散量与降水量之比(ET/PPT)为95%以上,蒸散量与降水量基本持平。生长季日蒸散量1.8~1.9mm/d,而非生长季日蒸散量<0.6mm/d。蒸散日变化和年变化均为单峰型,每年6-7月蒸散量最大,为2.0~2.2mm/d;日蒸散峰值出现在正午左右,其最大值生长季为0.21mm/h,非生长季为0.10mm/h。退化草地蒸散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净辐射,其次为饱和水汽压亏和空气温度。随着生长季的推进,潜热对这些因素的敏感性逐渐增大。与未退化的矮嵩草草甸相比,退化草地生长季蒸散量较小,而非生长季蒸散量较大,这一结果表明,高寒草地的植被盖度驱动草地生态系统的蒸散。
关 键 词:涡度相关法 蒸散 三江源地区 青海省 退化草地
分 类 号:S812.1[草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