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海洋纤毛虫——水滴伪康纤虫的口器发生及形态学重描述
STOMATOGENESIS AND MORPHOLOGICAL REDESCRIPTION OF PSEUDOCOHNILEMBUS PERSALINUS (CILIOPHORA:SCUTICOCILIATID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海洋大学原生动物研究室,青岛266003 [2]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系,西安710049 [3]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原生动物研究室,广州510631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906065)资助
年 份:2012
卷 号:36
期 号:3
起止页码:489-49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BIOSISPREVIEWS、CAB、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JST、PROQUE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利用蛋白银法对采自山东胶州育虾池的一种海洋盾纤类纤毛虫,水滴伪康纤虫(Pseudocohnilembus persalinus Evans&Thompson,1964)的口器发生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研究,并对其形态学做了补足性描述。文章通过对该青岛种群发生过程的研究,认为前人所报道的种群(Evans&Thompson,1964;Pomp&Wilbert,1988)缺乏对某个发生关键时期的观察而存在着错误,即:后仔虫的小膜2明确来自老的口侧膜,而不是前人报道的盾片。此外,文章还发现该种的发生与本属另一哈氏伪康纤虫的发生过程几乎完全相同。主要细胞发生过程为:盾片最先增殖,形成初级原基区,然后分裂成前后两部分,前部分最终消失,而后部分最终形成后仔虫的小膜3。继盾片增殖之后口侧膜的锯齿状结构沿细胞纵轴方向分裂成两列,右侧的一列增殖形成次级原基区,之后分裂成前后两部分,前部分迁移形成后仔虫的口侧膜和盾片,后部分形成后仔虫的小膜1和小膜2;老口侧膜的残余部分形成前仔虫的口侧膜及盾片。老的小膜1、小膜2和小膜3则完全为前仔虫所继承。
关 键 词:海洋纤毛虫 纤毛图示 细胞发生 水滴伪康纤虫
分 类 号:Q959.11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