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优质烃源岩评价标准及其应用:以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为例 ( EI收录)
Evaluation Criteria of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and Its Applications:Taking the Wuerxun Sag in Hailaer Basin as an Exampl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 [2]东北石油大学油气藏形成机理与资源评价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庆163318 [3]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海塔勘探开发指挥部,黑龙江大庆163712
基 金:国家"973"项目(2009CB219306);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No.NCET-04-0345)
年 份:2012
卷 号:37
期 号:3
起止页码:535-54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收录号:20122615179634)、GEOREFPREVIEWDATABASE、IC、INSPEC、JST、PA、PROQUEST、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优质烃源岩控藏"的概念自提出后,正在逐步为勘探家所接受.但什么是优质烃源岩以及如何界定,则还缺乏共识和统一标准.针对这一难题,以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为例,利用物质平衡原理计算的源岩排烃量与有机质丰度(TOC)关系曲线的拐点来确定优质烃源岩的有无及其下限标准.结果表明,在TOC较低时,所有源岩的排烃量有限,难以成为优质烃源岩;当TOC升高到某一阀值时,排烃量随着TOC的升高出现明显的增大.这一明显增大的拐点应该为优质烃源岩的下限,TOC高于该值的源岩即为优质烃源岩.虽然优质烃源岩的下限还与有机质的类型、成熟度等因素有关,但为简明实用,综合定量评价认识,推荐TOC=2.0%作为确定优质油源岩的下限.该标准在研究区的应用表明,区内南二段、南一段优质烃源岩的生油贡献比例达到71%和87%,排油贡献比例更是高达85%和94%,优质源岩的分布与区内油藏的分布也有非常好的对应关系,证明了优质源岩的控藏作用.
关 键 词:优质烃源岩 乌尔逊凹陷 物质平衡 生油量 排油量 生烃潜力 石油地质
分 类 号:P61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