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在黄瓜中的残留降解行为及安全使用技术    

Degradation behavior and safely applying technology of azoxystrobin and pyraclostrobin in cucumbe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洪文英[1] 吴燕君[1] 章虎[2] 钱鸣蓉[2] 陈瑞[1]

机构地区:[1]杭州市植保土肥总站,浙江杭州310020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

出  处:《浙江农业学报》

基  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08C22062)

年  份:2012

卷  号:24

期  号:3

起止页码:469-47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B、CSCD、CSCD_E2011_2012、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评价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在设施栽培黄瓜上使用后的残留行为及环境安全性,参照《农药残留试验准则》,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对比分析了设施栽培条件下两种杀菌剂在黄瓜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情况,并以残留分析结果为依据,对实际生产中的用药模式进行调整,探索最适的安全间隔期。结果表明,按推荐使用剂量、2倍推荐使用剂量施药1次,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在黄瓜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2.818~2.925),(2.204~2.638)d,施药浓度高的情况下消解速度慢;设施栽培黄瓜中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的最终残留量均受施药浓度、施药次数的影响,残留风险与田间用药剂量、用药次数正相关;不同农药种类消解速度也有差异,吡唑醚菌酯在黄瓜中的消解速度比嘧菌酯更快,相同采样间隔时间和相同用药模式下吡唑醚菌酯比嘧菌酯的残留量低。参考国内外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建议设施栽培条件下,按常规方法施药及使用剂量,施药2~3次的情况下,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在黄瓜上的采收安全间隔期为3 d,随着施药浓度或施药次数的增加,安全间隔期应适当延长。

关 键 词:嘧菌酯 吡唑醚菌酯 黄瓜残留  消解动态 安全使用技术  

分 类 号:S481.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