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针药结合治疗绝经过渡期失眠50例临床研究    

Clinical Study on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edication for 60 Cases of Perimenopausal Insomni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洪艳丽[1] 何贵翔[1] 吴飞[2]

机构地区:[1]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2]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务处

出  处:《中医杂志》

基  金:江苏省针药结合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KJA200908)

年  份:2012

卷  号:53

期  号:12

起止页码:1028-103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CD、CSCD2011_2012、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评价针药结合治疗绝经过渡期失眠(心肾不交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相关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绝经过渡期失眠(心肾不交型)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45例、针刺组45例、针药结合组50例,中药组口服益肾清心汤,每日1剂;针刺组选穴安眠、四神聪、神门、三阴交、申脉、照海进行电针治疗,隔日1次;针药结合组同时进行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各组均4周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并分别记录各组患者治疗前后Kupperman量表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检测血清性激素、单胺类神经递质包括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γ-氨基丁酸(GABA)。结果针药结合组总有效率(74.0%)与中药组(66.7%)、针刺组(6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药组与针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Kupperman量表各因子评分及总积分、PSQI各因子评分及总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针药结合组的改善程度优于中药组和针刺组(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血清性激素比较及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刺组DA、NE与针药结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DA、NE、5-HT与针药结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比单纯中药或针刺改善绝经过渡期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更佳,其机理与升高5-HT、5-HIAA、GABA含量、降低NE、DA合成相关。

关 键 词:绝经过渡期 心肾不交 失眠 针药结合 神经递质

分 类 号:R246.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