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内在论:儒家心学的一种新诠释——兼论“中国有无哲学”
Internalism: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Confucian Theory of Mind——Also on the Issue of “whether There Was Chinese Philosoph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知识论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福建厦门361005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元哲学’研究"(10BZX047);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经验与先验--知识论的基础问题研究"(09YJA720017)的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12
卷 号:44
期 号:5
起止页码:47-5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SCI、CSSCI2012_2013、NSSD、RCCSE、RDFYBKZL(收录号:462396)、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儒家心学的内在论表现在,它是一种以心灵为本体,通过心有"同然"的预设,以"类"概念构成论证的逻辑前提,由此来达到"以一知万"的目标。它通过一种类比性的辨识和推论,用某种有限意义上的一致主义的方式,来确证忠孝仁义之类的道德原则的普适性。儒家心学的内在论的突出表现,是把事物的"理"看作是心灵所赋予的结果,这类似于现代哲学的"意义投射"的解释。"良知"本身以及"行"被用来作为认识的准则。不过以这种类比的方式来推论道德原则的普适性,导致论证上出现一些问题,包括如何从个别性的对象中推出一般性命题、如何从他人不可显现的内心情感活动中得知其具有"恻隐之心"。使用"内在论"等西方哲学的概念来诠释儒家心学在某种意义上,有助于我们了解它的哲学形态,从而有助于反驳"中国没有哲学"的论调。判定哲学的标准不应是其叙事方式,而应以思想与教化的功能来界定哲学。
关 键 词:内在论 儒家心学 “类”概念 普适性 哲学功能
分 类 号:B2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