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玉米象感染度的小麦储存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研究    

RESEARCH ON CONCENTRATION CHANGE OF CARBON DIOXIDE IN STORED WHEAT INFESTED BY 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殿轩[1] 徐威[1] 陆群[2]

机构地区:[1]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粮食储藏与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01 [2]中央储备粮郑州直属库,河南郑州450000

出  处:《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基  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03B02)

年  份:2012

卷  号:33

期  号:2

起止页码:1-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S、CSA-PROQEU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在模拟储存环境中研究了小麦感染不同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后不同时间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试验环境温度分别为20℃和25℃,试验中设置的玉米象成虫密度分别为0头/kg、2头/kg、5头/kg、10头/kg.主要结果为:初始成虫密度为0头/kg的小麦样品中,20℃4个月内二氧化碳浓度从0.046%增长到了0.752%,25℃时二氧化碳浓度从0.44%增加到0.820%;2头/kg的样品中,20℃二氧化碳浓度增长到5.638%,25℃浓度增加到7.505%;5头/kg成虫密度的样品中,20℃二氧化碳浓度增长到8.702%,25℃时浓度增加到10.474%;害虫密度为10头/kg的样品中,20℃二氧化碳浓度增长到17.381%,25℃时浓度增加到18.244%.主要结果显示:对于感染害虫的粮食环境,二氧化碳的累积浓度明显随时间增加而上升,且同比条件下,温度为25℃的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显著大于20℃时的环境.密闭无害虫感染的粮食中,粮食及微生物也能使二氧化碳浓度有很小变化.当小麦中有害虫感染后,密闭10 d后即可检测到明显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且增加速率与害虫密度、环境温度和储存时间呈正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在密闭的储粮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储粮害虫的发生状态.

关 键 词:小麦 玉米象 感染  二氧化碳 变化  

分 类 号:S379.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