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网络小说对中国传统小说叙事的激活——以《鬼吹灯》为例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盛涛[1]

机构地区:[1]滨州学院中文系,山东滨州256600

出  处:《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基  金: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YJC751008);2009年度滨州学院科研基金项目(BZXY0904)

年  份:2012

卷  号:34

期  号:2

起止页码:248-25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NSSD、RWSKHX、普通刊

摘  要:网络小说对叙事的故事性情有独钟,其中以网络盗墓小说《鬼吹灯》为其翘楚。从"故事性"角度看,《鬼吹灯》意在表现一种"空无"的意义世界:除在显在层面传达了一种边缘性存在的超验性文学想象和当代人对物质财富的欲望及其悲剧性结局的镜像化折射外,在哲学意义上开启"墓穴"的行为隐喻着探求"空无"的意义世界的努力。从"故事性"角度看,作品不同于中国传统小说叙事中"黄粱一梦"的叙事模式,它采用"化无为有"的叙事手法,使作品产生了貌似"真实"的阅读体验。《鬼吹灯》以其精湛的叙事艺术,既历史性地激活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叙事手法,使中国当代文学获得了本土性特色,又与当代非网络文学共同构筑着当代中国的文学图景,具有重要的文学生态意义。

关 键 词:网络小说 故事性 叙事 意义  

分 类 号:I207.4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