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循环冲击载荷作用下砂岩破坏模式及其机理  ( EI收录)  

Failure modes and mechanisms of sandstone under cyclic impact loading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金解放[1,2] 李夕兵[1] 王观石[2] 殷志强[1]

机构地区:[1]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2]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出  处:《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04068;5093400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0CB732004)

年  份:2012

卷  号:43

期  号:4

起止页码:1453-146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收录号:20122715200424)、IC、INSPE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利用岩石动静组合加载SHPB试验装置对不同静载砂岩试件进行循环冲击试验,研究其破坏模式。在研究岩石试件界面摩擦力的基础上,对不同静载作用下岩石试件的应力状态进行分析。研究应力波斜入射到微裂纹时的作用效应,探索具有一定静载的岩石在循环冲击作用下的破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对具有三轴静载的试件,应力波在其最大剪应力所在平面进行斜入射时优先破坏。在循环冲击载荷作用下,具有轴向静载的岩石在破坏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端部效应,而没有轴向静载的岩石则没有端部效应;静载荷的组合形式对岩石在循环冲击作用时的破坏模式影响较大;无静载荷作用时,岩石在循环冲击时逐步破坏成几块,破裂面平行于纵向面,属于张应变破坏;只有轴向静载作用时,岩石试件第1次破坏形成共轭双曲线型破裂面,进而在入射界面处发生破坏,破坏都属于张剪破坏;具有三轴静载作用时,由于轴向静载的不同,岩石最终破坏成圆锥台、圆锥体和V型锥体,破坏属于拉剪破坏。

关 键 词:循环冲击  破坏模式 破坏机理  应力波 微裂纹

分 类 号:TU4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