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前路和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比较    

Outcomes of anterior versus posterior instrumentation under different surgical procedures in the treatment of thoracolumbar spinal tuberculosis in adul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崔旭[1] 马远征[1] 李宏伟[1] 陈兴[1] 才晓军[1] 白一冰[1] 郭立新[1] 薛海滨[1]

机构地区:[1]解放军总参谋部总医院解放军第三0九医院骨科,北京100091

出  处:《中华医学杂志》

年  份:2012

卷  号:92

期  号:19

起止页码:1325-132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比较前路和后路内固定方法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解放军第三。九医院骨科采用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及前路或后路固定方法治疗成年胸腰椎结核患者241例,189例获得平均37个月的随访(22—72个月)。其中157例患者术前四联(HRZE)抗结核药物治疗3~6周,其余32例伴有脊髓、神经压迫症状,抗结核药物治疗6~18h后手术治疗。除8例跳跃性胸腰椎结核患者采用杂交的前路和后路内固定术外,前路固定方法治疗74例(A组),后路固定方法治疗107例(B组)。结果术后3~6周两组患者的局部症状明显减轻。A组14例术前伴有脊髓神经损伤症状,术后10例(71%)恢复良好(ODI功能障碍指数〉50%);B组19例伴有脊髓神经损伤症状,术后14例(74%)恢复良好(P〉0.05)。两组患者术前红细胞沉降率分别为43.6mm/h和42.4mm/h,术后8~12周恢复正常。术后脊柱后凸畸形矫正角度A组为11.5。,B组为12.6。(P〈0.01)。末次随访时,A组矫正角度丢失为6.8°,B组为6.1°(P〈0.01);A组融合率为92.5%,B组为91.8%(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只要手术适应证选择正确,胸腰椎结核在不同手术方式下采用前路或后路内固定治疗,都能获得较好疗效。但后路固定在矫正后凸畸形并维持矫正角度方面要优于前路固定。

关 键 词:结核,脊柱  内固定器 治疗结果  

分 类 号:R687.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