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5 [2]重庆文理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重庆402168
基 金: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315-001);重庆市科委项目(CSTC2010BB1351);重庆市教委项目(KJ111204);重庆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CDJXS11210011)
年 份:2012
卷 号:6
期 号:5
起止页码:1445-145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S、CSCD、CSCD2011_2012、IC、JST、RCCSE、RSC、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解山城重庆的暴雨径流污染特性,充实国内仍然薄弱的基础资料,对4种用地类型的4场暴雨进行了监测,测试指标包括TSS、COD、TP、TN和NH3-N。结果表明,对于坡度2.5%的交通干道和坡度30%的校园人行道,从污染物浓度降幅的角度考虑初期径流的控制量应分别为2~3 mm和1.8 mm。随降雨时间的延长,路面污染物浓度迅速降低,坡度越大,降低速率越快。对于平均浓度,校园屋顶和草坪的各污染物浓度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Ⅴ类标准(总氮和氨氮除外)。交通干道和校园人行道的总磷平均浓度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Ⅴ类标准,但2种下垫面的COD、TN和氨氮平均浓度分别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Ⅴ类标准的2~8倍、1.9~3.1倍和1.9~4.3倍。对于交通干道,场次降雨径流的总氮、总磷和氨氮平均浓度与初期浓度的比值和污染物浓度20 min降幅接近(分别为0.5~0.53和50%~55%)接近,而COD和TSS平均浓度与初期浓度的比值和污染物浓度20 min降幅相近(分别为0.35~0.37和78%~84%)。对于校园人行道,污染物浓度20 min降幅均达到90%以上(90%~96%),场次降雨径流的总氮、总磷、氨氮、COD和TSS的平均浓度与初期浓度的比值接近(0.3~0.4)。研究结果为山地城市暴雨径流的污染控制提供了参考。
关 键 词:山地城市 暴雨径流 水质 特性 控制
分 类 号:X50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