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京津冀城市高温的气候特征及城市化效应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s of urbanization of the urban high temperature of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国华[1,2] 张江涛[1,2] 金晓青[2] 关彦华[3] 王丽荣[1,4]

机构地区:[1]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北京100089 [2]河北省气象台,江北石家庄050021 [3]河北省气象技术装备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21 [4]河北省廊坊市气象局,河北廊坊065000

出  处:《生态环境学报》

基  金:城市气象科学研究基金(UMRF200905);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106053)

年  份:2012

卷  号:21

期  号:3

起止页码:455-46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CD、CSCD2011_2012、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选取京津冀13个城市气象站点5—8月的日最高气温资料,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该区域城市高温日数的空间特征、年代际变化及跃变。采用城市站和城镇站对比方法,研究了京津冀不同区域高温的城市化效应。结论如下:(1)该区域城市高温日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为,西南部存在一个高值中心,向东北方向递减,存在一个自石家庄市指向承德市的高值脊。(2)该区域城市高温日数的年代际变化为冀东北部城市1965—1998年是少高温期,1999—2010年是多高温期。冀西北部、冀中南部和京、津城市,1997—2010年是高温日最多时段,1960—1972年是次多时段,1973—1996年是最少时段。(3)冀东北部城市35℃以上高温日数,1991—1992年发生跃变,显著增加。冀中南部城市37℃以上高温日数,1996—1997年发生跃变,显著增加。北京市35℃以上高温日数,1995—1996年发生跃变,显著增加;37℃以上高温日数,1985—1986年发生跃变,显著增加。(4)冀西北部城市和冀中南部城市自1970年代开始,城市化效应逐步显现,并分别从1990年代和1980年代开始城市化效应增强。冀东北部城市和京、津两市的城市化效应近年并无增强趋势,而是小城镇的城市化效应在1990年代后期—2010年显现出来。其原因可能是城镇人口和建成面积的快速增长所致。

关 键 词:高温 年代际变化 城市化效应 京津冀

分 类 号:X1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