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实验性咬合功能减退及功能恢复对大鼠下颌骨骨矿密度的影响    

Effect of experimental occlusal hypofunction and its recovery on mandibular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ra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周国锋[1] 项立新[1] 黎红[2] 李小凤[2]

机构地区:[1]浙江医院口腔科,浙江杭州310013 [2]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口腔医院特需科,浙江杭州310014

出  处:《上海口腔医学》

基  金:四川省科技厅支撑项目(2009FZ0065)~~

年  份:2012

卷  号:21

期  号:2

起止页码:134-13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S、CSCD、CSCD_E2011_2012、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实验性咬合功能减退及咬合功能恢复对大鼠下颌骨骨矿密度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等分为咬合功能减退组、咬合功能恢复组和空白对照组。于实验开始时(0周)和第2、4、6、8周麻醉下处死动物,测量大鼠体重,并用Micro-CT测量下颌第一磨牙区域松质骨和皮质骨的骨矿密度(BMD)。采用SPSS1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咬合功能减退组大鼠根分叉区和根尖区松质骨BMD于实验4周后降低(P<0.05),颊、舌侧松质骨BMD于实验6周后开始降低(P<0.01),且均持续到实验结束(P<0.01);咬合功能恢复组大鼠在第8周时除根分叉区外(P<0.05),根尖区及颊、舌位点松质骨BMD恢复至正常水平,高于咬合功能减退组(P<0.01);在第6周和第8周时,咬合功能减退组大鼠舌侧中部和基底区皮质骨BMD较对照组降低(P<0.05),而咬合功能减退组大鼠颊侧以及咬合功能恢复组大鼠颊、舌侧皮质BMD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咬合功能减退可导致大鼠下颌骨松质骨和皮质骨BMD的降低,咬合功能恢复可逆转下颌骨骨矿密度的减少。

关 键 词:咬合 下颌骨 骨矿密度

分 类 号:R783[口腔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