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厚油层内部夹层特征及在剩余油挖潜中的应用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beds in thick reservoir and application in potential tapping of residual oil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余成林[1,2] 国殿斌[2] 熊运斌[2] 陈德斌[2] 曾萍[2] 周凯[2] 常振强[3]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博士后流动站,江苏南京210093 [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河南濮阳457001 [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纯梁采油厂,山东东营256504

出  处:《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基  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研究项目(2009ZX05009-003)

年  份:2012

卷  号:34

期  号:1

起止页码:35-3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CAS、CSA、CSA-PROQEUST、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A、PROQUEST、RCCSE、UPD、WOS、ZGKJHX、ZR、普通刊

摘  要:以岩芯、测井、分析化验和生产动态等资料为基础,通过静态和动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厚油层内部夹层类型、成因和展布特征,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及其在挖潜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濮凹陷厚油层的夹层类型主要有泥质、物性和钙质夹层三类,以泥质夹层为主,前两者属沉积成因,而钙质类层主要属成岩成因。从厚油层内部夹层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可将其分为层状连续分布夹层、片状不稳定分布夹层和不规则冲刷-充填夹层3种。统计结果表明:横向延展非常稳定且井间对比性较强的夹层数量约占30%,而横向延展稳定性较差且连片程度不高,具空间随机性分布特征的夹层数量约占70%。夹层空间分布特征与注采配置方式共同控制了厚油层内部的不同剩余油分布模式,对夹层的深入研究有效提高了对厚油层内部剩余油的认识精度。从不同空间分布夹层所控制的剩余油分布特征出发,采用水平井、井网整体调整、补孔等方法和措施可获得较好的挖潜效果。

关 键 词:厚油层 夹层  剩余油 挖潜 沙河街组 古近系 东濮凹陷

分 类 号:P618.130.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