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农业活动对岩溶作用碳汇的影响:以重庆青木关地下河流域为例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and Carbon Cycling in Karst Areas in Southwest China:Dissolving Carbonate Rocks and CO_2 Sink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兴波[1] 蒋勇军[1,2] 邱述兰[1] 曹敏[1] 胡毅军[1]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北碚400715 [2]西南大学岩溶环境与石漠化治理研究所,重庆北碚400715

出  处:《地球科学进展》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南典型流域岩溶地质作用的碳汇效应研究”(编号:41172331);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项目“地质碳汇潜力综合”(编号:1212011087119),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人类活动对岩溶地下水质影响的δ13CDIC示踪研究”(编号:KDL2011-01)资助

年  份:2012

卷  号:27

期  号:4

起止页码:466-47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S、CSCD、CSCD2011_2012、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以受农业活动影响强烈的重庆青木关地下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CTDP300多参数水质自动记录仪、WGZ-1型光电数字水位计、HOBO小型气象站在线自动监测电导率、水位以及降雨等数据,并获取流域耕地面积数据,于2010年分月采集地下水样,分析常规水化学和地下水溶解无机碳δ13C,初步探讨流域农业活动对岩溶作用过程和碳汇的影响,发现农业活动对岩溶作用过程产生明显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岩溶地质碳汇。地下水水化学以及地下水δ13CDIC值证实了流域地下水DIC是碳酸、硝酸和硫酸共同溶蚀碳酸盐岩的产物;每月碳酸溶蚀碳酸盐岩产生DIC占地下水中总DIC的比例在55.53%~81.25%之间,雨季(62.98%)普遍低于旱季(74.86%);碳酸溶蚀碳酸盐岩产生的DIC的量为14.67×106mol/a,其中岩溶作用产生的净CO2汇量为7.335×106mol/a,而硝酸和硫酸溶蚀碳酸盐岩产生的DIC总量为7.48×106mol/a,约占地下水中总DIC的33.8%,单位面积耕地上硝酸和硫酸溶蚀碳酸盐岩产生DIC的强度为1.89×106mol/(km2.a)。人类活动引入的硝酸和硫酸参与碳酸盐岩的溶解并改变了区域碳循环。

关 键 词:农业活动 碳酸盐岩溶蚀  碳酸 硝酸 硫酸  δ13CDIC  净碳汇  

分 类 号:P642.2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