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施氮方式对川中丘陵区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    

Effect of Nitrogen Fertilization Methods on Yield and Nitrogen Utilization of Maize in the Hilly Area of Sichua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吴永成[1,2] 尹传春[1] 董云章[3] 陈明祥[3] 袁继超[1,2]

机构地区:[1]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2]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四川温江611130 [3]四川省射洪县农业局,四川射洪629200

出  处:《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基  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D98B00;2012BAD04B13);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四川玉米创新团队

年  份:2012

卷  号:30

期  号:1

起止页码:1-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CD、CSCD_E2011_2012、核心刊

摘  要:主要探讨适合川中丘陵区地膜移栽玉米的高产高效施肥方式,采用田间试验,以不施氮处理为对照,在当地习惯施氮量(300kg N/hm2)的条件下,设置了4种不同施氮方式(SF:复合肥+普通尿素+碳铵一次性底施;DF:复合肥+普通尿素+碳铵分底追肥两次施用;BN:包膜尿素缓释氮肥一次性底施;PN:包膜尿素+普通尿素一次性底施)。结果显示增施氮肥相比不施氮处理有显著的增产效应(14.57%),平均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为15.35%、2.75kg/kg N和21.65kg/kg N。普通氮肥分底追两次施用(DF)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明显高于氮肥一次性底施的处理(PN、BN、SF)。而在氮肥一次性底施处理中,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表现为PN处理>BN处理>SF处理。DF处理的植株干重和氮素积累量(TNAA)明显高于氮肥一次性底施处理(SF、BN、PN),但在干物质与氮素转移方面的差异并不显著。相同施氮量条件下,普通氮肥分底追两次施用(DF)方式可获得高产;从节约劳动力和简化施肥角度看,则宜采用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配合(PN)的氮肥一次性底施方式。

关 键 词:玉米 施氮方式 籽粒产量 植株氮素积累  氮肥利用效率

分 类 号:S513.06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