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非心肌梗死患者心肌二维应变的影响    

Evaluation on the impact of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non-infarcte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with two-dimensional stra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范怡婷[1] 黄国倩[2] 朱志栋[2] 朱雯[2] 李勇[2]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内科,上海200127 [2]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超声心动图室,上海200040

出  处:《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年  份:2012

卷  号:9

期  号:4

起止页码:237-24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CSCD、CSCD2011_2012、EMBASE、IC、JST、SCOPUS、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运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评价冠心病非心肌梗死患者心肌二维应变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方法选取经冠脉造影证实并接受PCI手术的非心肌梗死患者20例(PCI组),以及性别、年龄匹配的经冠脉造影除外冠心病的患者20例(对照组)。在术前、出院前及术后3个月接受VVI,测量左心室心肌纵向、径向、圆周方向上的应变及应变率,以及左心室扭转角度,评价病变冠状动脉灌注区内的心肌功能及PCI术后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对应的血管灌注节段相比,PCI组术前的病变血管灌注节段径向应变、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率、径向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显著降低(均P<0.05);PCI组术前左心室内膜扭转角度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CI组出院前径向应变较PCI组术前出现改善(P<0.01),经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率和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在术后3个月得到改善。结论 VVI技术可用于识别灌注异常导致的肉眼无法识别的心肌功能损害;PCI术后早期即可出现径向应变的改善。

关 键 词:心肌缺血 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超声心动描记术

分 类 号:R541.4] R445.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