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双雷达反演台风外围强带状回波风场结构特征研究    

Characteristics of 3-D Wind Structure of Typhoon Outer Intensive Banded Echo Using Dual-Doppler Weather Radar Dat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罗昌荣[1] 池艳珍[2] 周海光[3]

机构地区:[1]福建省气象局,福州350001 [2]福建省气候中心,福州350001 [3]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出  处:《大气科学》

基  金:中国气象局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台风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方法研究与应用(CAMGJ2012M25)

年  份:2012

卷  号:36

期  号:2

起止页码:247-25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IC、INSPE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利用移动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CCJ)和长乐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SA)基数据,采用地球坐标系下的双雷达三维风场反演技术,重点分析了2007年8月18日凌晨超强台风"圣帕"外围强带状回波的风场特征。结果表明,带状回波具有以下特征:(1)强盛阶段,每个强回波中心在前进方向的右侧或右后侧对应于强东偏北风速中心(强风核),其中最强回波中心前侧还存在弱风速中心。这样的水平风场结构从低层一直保持到中层,使得强回波区对应于水平辐合和正涡度区,产生明显的上升运动,有助于对流的发展和维持。强盛阶段云体快速移动。相对于移动的云体来说,前侧及后侧中低层气流均指向强回波,在强回波区及后侧水平辐合形成上升气流,最大上升速度出现在强回波中心与北侧强风核之间。同时在强回波上空高层出现辐散,气流主要向后流出。(2)减弱阶段,较强回波中心或其北侧对应于弱风速中心,回波中心出现负涡度区。云体移速变慢。相对于移动的云体来说,偏东气流穿过云体。回波区气流辐合较弱,明显的上升区出现在中层较强回波近台风中心一侧。(3)强风核可以将位于带状回波前进方向后侧的处于减弱阶段螺旋云带的动量和水汽向带状回波发展区输送,因此,强风核结构很可能是带状回波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关 键 词:台风 带状回波 双雷达反演  三维风场结构双雷达反演台风外围强带状回波风场结构特征研究  

分 类 号:P406[大气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