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EGF、SOD、MDA的影响
Effect of Shenlingbaizhu powder on serum levels of EGF,SOD and MDA in ulcerative colitis rats with syndrome of dampness stagnancy due to spleen deficienc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市100029 [2]安徽中医学院中医临床学院,安徽省合肥市230038 [3]上海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上海市201043 [4]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安徽省合肥市230038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173172;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No.KJ2011A184~~
年 份:2012
卷 号:20
期 号:5
起止页码:410-41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S、EMBASE、SCOPUS、核心刊
摘 要: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表皮生长因子(EG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以期探明其治疗脾虚湿困型UC大鼠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参照文献复制脾虚湿困型UC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参苓白术散组,每组10只,观察大鼠一般情况、结肠病理改变,检测各组大鼠血清EGF、SOD、MDA含量.结果:参苓白术散组大鼠症状、体征及结肠黏膜病理变化较模型对照组明显改善.模型对照组大鼠EGF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7±0.17 vs 1.92±0.23,P<0.05),S O D、M DA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1.11±0.13 vs 1.40±0.14,16.42±1.77 vs 13.26±0.99,P<0.01);参苓白术散组大鼠EGF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9±0.19 vs 1.67±0.17,P<0.05),SOD、MDA水平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1.38±0.15 vs 1.11±0.13,13.40±1.25 vs16.42±1.77,P<0.01).结论:参苓白术散能显著改善脾虚湿困型UC大鼠血清EGF、SOD、MDA的水平,可能是其发挥临床疗效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关 键 词:参苓白术散 脾虚湿困 表皮生长因子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分 类 号:R285.5[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