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土壤侵蚀对土地利用和降雨变化响应和空间分布特征——以金沙江一级支流小江流域为例
ASSESSMENT OF THE SOIL LOSS ASSOCIATED TO LAND USE AND PRECIPITATION CHANGE IN THE XIAOJIANG RIVER BASIN,SOUTHWEST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54 [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项目(2011CB409902);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41030742)
年 份:2012
卷 号:21
期 号:3
起止页码:288-29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CSSCI、CSSCI2012_2013、JST、NSSD、PROQUEST、RCCSE、RWSKHX、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全球变化引起了一系列环境效应,土壤侵蚀是全球变化最为敏感环境效应之一。选择生态极其脆弱区小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影像和雨量站点获取3期土地利用和降雨变化信息,结合区域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利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模型)对该区域土壤侵蚀对土地利用和降雨变化的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降雨量在1981~1990年为降雨量较小年份,1991~2000年为降雨量较大时间段,2001~2005年降雨量开始急剧减少;(2)1987、1995和2005年的平均侵蚀量分别为:70.58、80.08和79.81t/(hm2.a),中度侵蚀以上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29.92%、33.83%和33.18%,其中极强度侵蚀分别占9.15%、12.81%和12.63%;(3)在分布特征上,强度侵蚀和极强度侵蚀主要分布在小江流域的中下游地段。极强度侵蚀主要分布在中海拔区域(1 600~2 800m),所占的比例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但在高海拔区域,极强度侵蚀呈增加趋势;同时,极强度侵蚀集中分布在高坡度段(>35°)上,占其面积的85%以上,且呈持续增加趋势,在中坡度段(15°~35°)上,极强度侵蚀呈现明显的减少趋势。USLE模型可以较好的反映出全球变化条件下土壤侵蚀效应,为合理开发土地资源和人类经济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关 键 词:土壤侵蚀 土地利用和降雨变化 USLE模型 小江流域
分 类 号:S157.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