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开口管桩沉桩过程试验研究与颗粒流模拟  ( EI收录)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f Open-ended Pipe Piles During Jacking into San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周健[1,2] 陈小亮[1,3] 王冠英[4] 周凯敏[1,2]

机构地区:[1]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上海200092 [2]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3]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土木系,杭州310015 [4]青岛高新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071

出  处:《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78122);高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200802470007)

年  份:2012

卷  号:40

期  号:2

起止页码:173-17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IC、INSPEC、JST、MR、PROQUEST、RCCSE、SCOPUS、UPD、ZGKJHX、ZMATH、核心刊

摘  要:利用侧面透明的模型箱和铝管半模桩模拟了开口管桩在砂土中的沉桩过程.分别测量了不同桩径和不同相对密实度开口管桩完全闭塞时的土塞高度.结果表明桩径越大,相对密实度越小,则土塞高度越大.利用高分辨率数码摄像设备观察到了土塞形成的三个阶段,重点分析了土塞内几个特征砂颗粒的移动轨迹和压桩过程中孔隙率和接触数的变化,从细观尺度出发探讨开口管桩沉桩过程中砂土的变形机制和土塞形成机理.利用Geodip软件分析了桩土接触面处的砂粒长轴定向和平均配位数,分析表明,土塞形成过程中颗粒原先的结构被打破以及发生了剧烈旋转,颗粒重新进行分布.在模型试验基础上,通过二次开发PFC2D颗粒流程序对沉桩全过程进行离散元仿真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PFC2D能够模拟开口管桩从开始刺入砂土到形成土塞并最终呈现闭口管桩性态的整个过程.

关 键 词:开口管桩 土塞效应 模型试验  细观 颗粒流

分 类 号:TU19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