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聚乳酸蜂窝状多孔膜的形成与控制  ( SCI收录)  

FABRICATION AND CONTROL OF POLYLACTIDE HONEYCOMB POROUS FILMS BY BREATH FIGURE METHO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瑞来[1,2] 韩静[1] 陈秀娟[1] 雷声宏[1] 刘海清[1]

机构地区:[1]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福建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7 [2]武夷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系福建省高校绿色化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武夷山354300

出  处:《高分子学报》

基  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基金号2010J060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号5097301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973计划;项目号2010CB732203);武夷学院青年教师专项科研基金(基金号xq201021)资助项目

年  份:2012

卷  号:22

期  号:3

起止页码:291-29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S、CSCD、CSCD2011_2012、JST、PL、SCI(收录号:WOS:000301871300009)、SCI-EXPANDED(收录号:WOS:000301871300009)、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以单一组分聚L-乳酸(PLLA)为成膜材料,利用水辅助法制备了聚乳酸(PLLA)蜂窝状多孔膜.利用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多孔膜形貌.研究溶剂、溶液浓度、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因素对所成多孔膜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湿度环境和具有一定浓度的聚合物溶液是制备蜂窝状多孔膜的必要条件.溶剂的挥发性是形成规整蜂窝状孔结构的关键因素.环境相对湿度由43%增加到91%,PLLA多孔膜的孔径由(1.75±0.24)μm增加到(11.50±1.43)μm,且孔呈现六边形的蜂窝状结构.扫描电镜断面和AFM表明:膜表面形成了深度约为1.8μm的单层孔结构.通过控制溶液浓度、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因素来控制膜的表面形貌及其所成蜂窝状孔的大小.最佳的成膜条件为溶剂CH2Cl2,湿度75%RH,温度34℃,浓度3 wt%.讨论了蜂窝状多孔膜的形成机理.

关 键 词:聚乳酸 水辅助法  蜂窝状多孔膜  

分 类 号:O63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