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华南前汛期福建一次致洪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结构特征    

Mesoscal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of Heavy Flooding Rainstorm Process in Fujian in Preflood Period of South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赖绍钧[1,2] 何芬[3] 陈海山[1] 沈桐立[4] 吴伟杰[5] 吴毅伟[2]

机构地区:[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4 [2]福州市气象局,福建福州350014 [3]福建省气候中心,福建福州350001 [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5]厦门市气象局,福建厦门361012

出  处:《高原气象》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5037;40775033);福建省气象局青年科技专项项目(2011q13)共同资助

年  份:2012

卷  号:31

期  号:1

起止页码:167-17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JST、PROQUE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利用FY-2E卫星云顶亮温资料、全国加密自动站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6月19~20日华南前汛期福建一次特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演变及其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特大暴雨发生在稳定的环流背景下,整个过程有4个主要的中尺度对流系统,沿着低层切变线东移和发生、发展,为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高层辐散和低层辐合促进了强降水区中的上升运动,低层辐合的水汽在强上升过程中释放凝结潜热,进一步促进了水汽的上升运动和低涡的发展,是强降水发生的动力特征;地面不稳定能量和西南暖湿气流在强上升运动作用下,与中高层沿等θse线向低层侵入的干冷空气在对流层中层相遇并形成锋区,是特大暴雨过程的热力特征;湿位涡的诊断分析表明,对流不稳定和条件性对称不稳定的发展促使强降水区附近的涡旋发展,上升运动的加强,对强降水的发生和持续起了重要作用。

关 键 词:华南前汛期 中尺度对流系统(MCS)  湿位涡

分 类 号:P458.1[大气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