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滇东北富锗银铅锌多金属矿集区矿床模型 ( EI收录)
Mineralization Model of Rich Ge-Ag-Bearing Zn-Pb Polymetallic Deposit Concentrated District in Northeastern Yunna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昆明理工大学;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调查所,昆明650093 [2]Geological Survey of South Australia, PIRSA, Adelaide SA 5000, Australia [3]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实验室,贵阳550002 [4]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曲靖655011 [5]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昆明650224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863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U1133602);国家危机矿山专项(编号2008994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编号NCET-04-917);云南省高校成矿动力学与隐伏矿预测创新团队项目(编号2010)资助成果
年 份:2012
卷 号:86
期 号:2
起止页码:280-29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BIOSISPREVIEWS、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A、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滇东北富锗银铅锌多金属矿集区是扬子地块西南缘之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床矿石品位特高、共(伴)生锗和银等组分多、矿体延深大、矿床规模大、经济价值巨大,该类矿床典型的地质特征反映了矿床成矿环境的特殊性,有别于国内外已知类型铅锌矿床(密西西比河谷型(MVT)、火山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型(VHMS)、热水沉积型(SEDEX)等)的特性,提出了该类矿床是铅锌矿床的新类型——会泽型(HZT)铅锌矿床,其形成与海西晚期伸展环境与印支期造山挤压环境的构造体制转换有关,并建立了"构造-流体‘贯入’成矿"的矿床模型。矿床的形成过程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构造推覆—大规模流体运移;流体"贯入"—气液分异;流体卸载—重力分异成矿。该模型诠释了滇东北矿集区富锗银铅锌多金属铅锌矿床的成矿机理,无疑对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的矿床研究与深部、外围的隐伏矿定位预测、勘查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会泽型(HZT)铅锌矿床模型 矿床典型特征 构造-流体“贯入”成矿 富锗铅锌矿床 滇东北矿集区
分 类 号:P618.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