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油菜秸秆还田腐解变化特征及其培肥土壤的作用    

De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eturned rapeseed straw in soil and effects on soil fertili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胡宏祥[1] 程燕[1] 马友华[1] 于学胜[1] 项金霞[1]

机构地区:[1]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合肥230036

出  处:《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基  金: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KJ2010A113);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103-002);农业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2110402-1177);安徽省115创新团队"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及治理"项目资助

年  份:2012

卷  号:20

期  号:3

起止页码:297-30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B、CAS、CSCD、CSCD2011_2012、IC、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促进油菜秸秆腐解,推进农村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减少秸秆焚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培养与提高土壤肥力,采用尼龙网袋和田间试验相结合方法,设置了油菜秸秆不同还田量处理和不同还田深度处理,研究了油菜秸秆腐解百分率和腐解速率变化特征,分析了油菜秸秆还田对土壤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秸秆还田的腐解百分率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秸秆腐解速率则早期快后期慢;随秸秆还田量增加,腐解速率降低,表现为全量还田的秸秆腐解速率<2/3量还田秸秆腐解速率<1/2量还田秸秆腐解速率<1/3量还田秸秆腐解速率;在种植水稻条件下油菜秸秆还田深度在10 cm时腐解速度最慢,在表层还田腐解速度最快,20 cm深还田腐解速度居中。相比对照处理来说,油菜秸秆还田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氮磷钾含量(P<0.05)。油菜秸秆还田对水稻作物有极显著增产作用(P<0.01),增产幅度在6.02%~21.17%之间。本试验对水稻油菜轮作体系下油菜秸秆还田腐解特征进行的研究可为调控油菜秸秆还田腐解速度,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供参数依据。

关 键 词:油菜秸秆 秸秆还田 还田量 还田深度  腐解速率  土壤养分  水稻产量

分 类 号:S141.4] S147.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