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杂优群玉米亲本及其杂交种抗旱生理性状比较研究    

Comparison of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rought Resistance between Parental Lines and Hybrids from Different Heterosis Groups in Maize(Zea mays L.)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丹[1] 陈志斌[2] 邹洪军[3]

机构地区:[1]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 [2]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辽宁沈阳110161 [3]塔里木大学学生工作处,新疆阿拉尔843300

出  处:《安徽农业科学》

年  份:2012

卷  号:40

期  号:4

起止页码:2010-201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JST、RCCSE、普通刊

摘  要:[目的]对不同杂优群玉米(Zea mays L.)亲本及其杂交种的抗旱性生理性状进行比较,为提高不同杂优模式和优良杂交种的利用率,提高玉米抗旱性育种的预见性提供参考。[方法]以来源于不同杂优群的10个自交系及其组配的7个杂交种为试材,对各杂优群亲本及其杂交种抗旱性生理性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黄C的丙二醛(MDA)含量最高,抗旱性最差,而四平头群的K12表现最好。沈单16(四平头群×PB群)的MDA含量最低,抵抗干旱的能力强于其他品种。旅群或PB群杂交组配的方式不同,后代在同等干旱条件下,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差异显著;对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进行测定和比较,并非所有的杂交种POD活性都表现出杂种优势。[结论]基础种质有存在的必要性,利用新种质改良时应注意组配方式的选择。低Pro和MDA含量的Reid群与POD活性强的旅群自交系组合,强POD活性、低MDA含量的PB群宜作父本,而Pro含量低的PB群宜作母本分别与四平头群和Reid群组配,是F1代抗旱性改良较好的杂优模式。

关 键 词:玉米 抗旱生理性状  杂种优势 杂种优势群 杂优模式

分 类 号:S5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